什么是我在无尽的拉格朗日中发增援的最佳方式
增援功能的核心价值在于突破舰队指挥值限制并实现快速战术部署。增援的最远距离为3000吉米,且增援速度为曲率速度的5倍,这使得战列巡洋舰、航空母舰等低速舰船能通过增援加入前线舰队而不拖累整体移动效率。需被增援的舰队会从曲率速度恢复为普通航行速度,因此最佳操作时机应选择在舰队完成曲率移动后。增援舰船不受指挥值限制的特性,为后期大规模舰队作战提供了战术弹性。
增援的战术应用需结合侦查舰的快速部署能力。执行远距离建造或资源采集任务时,可先派遣高速侦查舰抵达目标位置,再通过增援功能将工程舰或矿船快速投送。这种方法能大幅缩短任务周期,尤其适用于高价值资源点抢占或紧急基地迁移。侦查舰与增援的协同使用,本质上是通过空间换时间,将舰队移动效率提升至理论最大值。
支援型舰船的选择直接影响增援效果。苔原级、卫士级等携带维修无人机的支援舰,能显著提升舰队持续作战能力。卫士支援型驱逐舰建议优先强化无人机锁定速度、冷却时间和闪避率,其中满闪避加点可同时兼顾生存与维修效能。谷神星支援型则更适合提供区域防空支援,其被动防空机制要求精准预判敌方舰载机攻击路径。维修型舰船的站位应处于舰队中排,既避免直接承受火力,又能覆盖大部分友军舰船。
团队协作中,增援请求需通过同盟信令系统明确传达。完整说明当前战略目标、敌方舰队配置及所需舰船类型,能提高同盟成员响应效率。对等回报机制可增强协作意愿,例如承诺未来战役支援或共享侦查情报。在攻城战中,避免滥用集结指令导致舰队拥堵,前哨站成员发起局部增援更利于战术执行。私掠者基地等高难度目标,建议采用驱护奶船编队实施阶梯式增援,以控制战损比例。
增援本质是时空资源的再分配策略,需结合舰队配置、地形掩体与实时战况动态调整。星云区域可利用视野遮蔽实施隐蔽增援,而小行星带则适合设置维修舰船的安全点位。战后通过战斗数据分析增援效率,持续优化舰船编组与航线规划,才能将这一系统转化为战略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