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无尽的拉格朗日生产战列巡洋舰
战列巡洋舰作为后期核心战斗单位,其生产流程涉及蓝图获取、设施建设、资源调配及战术规划等多个环节。首先需通过技术档案研究解锁蓝图,系统默认不赠送战列巡洋舰蓝图,需依赖商城购买技术档案或完成特定协议获取。研究过程中可能获得武器技术模块、技术值或蓝图碎片,技术储备积攒至15点可兑换必出蓝图的档案箱。蓝图解锁后需确保基地扩建至区域7级,否则无法建造对应船坞设施。
生产战列巡洋舰需满足严格的设施条件。超主力舰生产线为必备设施,与主力舰生产线独立存在,需通过基地建设逐步解锁。巡洋舰船坞设备是建造战列巡洋舰的前置条件,未建设时即使拥有蓝图也无法生产。港口容量需预留至少28指挥值单位,军事港口升级直接影响可容纳战列巡洋舰数量。生产线数量决定同时建造舰船的上限,单条生产线仅支持顺序建造,预制模组可加速生产但消耗量随缩短时间递增。
金属矿与晶体矿为建造基础资源,重氢矿影响高级舰船生产效率。工程舰采集效率与仓储容量需通过升级提升,避免因资源短缺导致生产中断。战列巡洋舰单艘建造时间普遍超过8小时,资源堆放需提前规划至战列舰类型区域。监控系统建议设置在生产线界面,实时预警资源波动与港口容量变化。
战列巡洋舰分为防御型与攻击型,ST59级防御型可通过贫民救助协议免费获取,新君士坦丁大帝级等攻击型依赖蓝图研究。武器系统改装需消耗技术值,优先强化主武器冷却时间与伤害属性。站位调整模块可改变舰船位置策略,中排转前排需点出突进姿态技能。子系统选择决定功能性差异,攻坚鱼雷系统对大型目标更具针对性。
战列巡洋舰需配合防空舰船与工程舰组成混合编队,单独部署易被针对性打击。每艘战列巡洋舰服役上限为8艘,超编会导致指挥值溢出。技术值强化应持续进行,通过击败敌人或任务奖励获取经验值提升舰船等级。蓝图重置功能允许重新分配技术点,但需消耗额外资源。


